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艾柯铜业有限公司

上海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正式对外开通启用

2021-07-23 来源:台州农业机械网

上海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正式对外开通启用

在各国加强海洋油气开发的背景下,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成为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伴随着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海洋工程平台向中国转移是大势所趋。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上海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6座码头,日前已顺利通过上海市口岸办牵头组织的对外开通启用验收,并获批正式对外开通启用。

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码头全球最大

"'十一五'期间,上海口岸的开放规模进一步扩大,建成了洋山深水港北港区、罗泾二期工程、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国际客运中心等一大批口岸项目。随着口岸开放体系日趋完善、口岸环境不断优化、通关水平、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出口加工、保税物流等口岸经济日新月异,上海口岸辐射能力从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口岸中转水平不断增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周波在"十二五"口岸规划发展编制工作会议上指出。

而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作为上海"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基地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技术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

据此,上海市口岸办为首的验收组对该基地的6个码头41个泊位进行对外开通启用验收,并实地查看了码头现场和查验配套设施,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经研究讨论后认为,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码头的运行、安全、查验和监管条件均符合对外开通启用条件,同意通过对外开通启用验收。

据悉,此次获批开通启用的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的开放岸线总长达12.5公里,开放泊位达到44个,约占整个上海水运口岸的1/7,创下近年来上海口岸一次性通过验收规模最大项目的纪录。

正是上海口岸举足轻重的地位,才彰显这次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6座码头获批的非凡意义。

"上海港吞吐量世界第一,其中进出口吞吐量占到将近一半,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二,其中,90%的进出口集装箱通过口岸。同时,上海口岸在重要物资运输中作用凸显,上海口岸几乎全部的液化气、天然气产品,90%以上的轻工、医药产品,80%以上的机电设备,50%金属矿石和农林牧渔产品均通过上海口岸运输。"

除此之外,周波还强调,2008年,外省市经上海口岸进出货物总值4729亿美元,占上海口岸的60%,上海口岸去年进出口货物总值7950总值美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上海关区进出口货物总值6066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企业在海洋工程制造链上快速成长制造呈高端化

随着技术进步和能源需求增加,我国深海油气开发进程的日益加快。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前景,使得海洋工程装备业正面临着战略性的发展机遇,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成为战略性行业,因此今后5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行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我国的装备重工企业也正在向该领域高端技术迈进。

2010年2月26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出坞。该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填补了中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通过自主研发,国内企业在海洋工程制造产业链上快速成长。

在油气勘探领域现在也已有突破。今年2月6日,中海油服承担的"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工程化集成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打破了海外公司对该技术的垄断,使中海油服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该项技术的油田服务公司。

而前身素以"上海橘乡"闻名的长兴岛,目前形成了以现代船舶业、港机制造业为主导功能的海洋装备岛海洋装备基地。岛上集聚了中海长兴修(造)船基地、江南造船、振华重工以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公司长兴岛造船基地等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

其中,振华重工是世界知名的港口起重机和大型钢构件制造商,产品已进入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市场78%的份额。

中海长兴岛修船基地是中海集团下属大型修船基地,年外轮修造量达200多艘次,能够承修30万吨级大型船舶;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二期工程合计年造船能力将达800万载重吨,主要建造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等先进船舶。

对此,平安证券研究员叶国际指出,目前中国还处于海洋工程发展的初步阶段,约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全球未来十年海洋工程总需求预计超过3000亿美元,而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十年需求在450亿美元以上,如果南中国海油气开发大规模展开,装备需求将超过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叶国际认为,投资海洋工程领域有着不菲的回报前景,目前海外企业海洋工程销售净利率约6%-8%;因劳动力成本差别,国内海洋工程销售净利率预计可达8%-10%。

精准营销广告

零售供应链

爱儿教育网

西米网